一、发展目标
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为依托,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手段,以单位制建设为纽带,以国际互认为前提,以国际合作为助力,以人才队伍为基础,充分发挥国家、地方及行业计量技术机构作用,重点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的量和单位制建设,以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研究,努力实现应对国际单位制的重大变革,量子自然基准研究有重大突破;服务战略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所急需的计量测试技术有新的进展;计量基标准量传溯源能力有明显提升;计量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量子自然基准研究
应对国际单位制的重大变革以及国际计量水平的持续提高,紧密跟踪国际计量科技的前沿发展,根据国家计量能力的发展要求,依照《纲要》进行战略部署,开展填补国家空白的计量关键前沿技术研究,突破基本物理常数测量关键技术,以量子物理为手段建立复现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新一代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基准,构建国家核心化学测量能力,实现国家计量科学的新跨越。
重点项目:
1. 新一代量子基准的研究和建立。主要开展交流量子电阻基准研究、高准确度的离子频标系统(离子光钟)研究以及用于量子基准的量子器件研究。
2.量子计量基准持续研究。进一步开展能量天平质量量子基准研究、精细结构常数及计算电容基准研究、基于原子沉积方法的纳米长度基准研究、阿伏加德罗常数及摩尔基准研究、基于自发参量下转换双光子场的光学量子基准研究、同位素丰度基准研究,研究建立相应的量子计量基准。
3.高准确度化学计量溯源技术研究。重点开展以基准或权威分析测量方法为主要手段的基础性、典型性高准确度化学计量新技术研究,掌握以纯物质、复杂基体物质等为研究对象的高准确度计量标准关键技术。
(二) 加强重点领域急需的计量技术研究
服务于国家需求与国家战略目标所需的生物、新材料与纳米、新能源、先进制造、信息、航空航天等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领域,在涉及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计量科技有紧迫需求的前沿科技新领域开展计量技术研究和溯源体系建设,实现国家测量能力的新跨越。
重点项目:
1.食品安全和生物计量技术研究。主要针对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农药与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环境污染、营养不均衡、食品加工贮藏和包装过程、微生物和生物毒素等生物污染、新型食品及其他因素,研究相应的标准物质,保证食品分析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研究有关生物体中的核酸、蛋白质、糖类、活性成分、代谢物、细胞、生物毒素、微生物等的含量、序列、活性、结构及相互作用的量值溯源技术,以及重要基准物质、基准方法和基准装置,进行生物成分的鉴定与测量方法研究,研究制定重要生物分析测量仪器的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建立生物测量的量值传递(溯源)路线和校准链,保证生物测量的可比性、有效性、溯源性和国际等效性。
2.能源、资源计量技术研究。研究能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节能减排等计量基标准及关键技术,重点包括天然气计量、用电能效计量与测试、电能计量及智能电网计量、清洁能源计量技术、热水及蒸汽计量以及煤炭、铝矿、锰矿等能源、资源的计量等。
3.材料计量技术研究。针对材料的化学组成与微观结构、热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光/电/磁性能等对产品特性及质量、耐用性、适应性等,应用可溯源的测量技术确定材料的固有的内在特性、方法决定的外延特性,以及成分和微观结构特性,发展和应用可溯源测量及预测模型,实现材料表征与测量单位统一、量值(包括成分、结构、性质和性能等)准确可靠,从而支撑、保障和服务材料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
4.环境领域计量技术研究。开展空气污染、大气变化、水资源水环境监控和保护、土壤污染监控和保护、固体废弃物监控和治理、放射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紫外辐射污染、环境振动噪声、关键环境特性量测量标准的计量学研究,研究高准确度的测量方法、基标准装置和标准物质,研究主要生态环境参量计量标准和溯源技术,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提供支撑。
5.医学诊疗仪器设备量值溯源技术研究。主要解决医疗器械,包括诊断设备、治疗设备、药物及医疗用品等所需计量标准及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帮助医生实现对病人的准确诊断与治疗,推动各医院诊断结果的互认。如医用高能光子/电子束吸收剂量基准、β敷贴核素治疗辐射源表面剂量基准等电离辐射医学诊断计量基准,光学成像、放射成像、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等现代医学影像设备计量标准,心脏除颤器、高频电刀、数字心电图机、多参数监护仪等典型急救监护设备计量标准,流式细胞仪等重要临床检验设备计量标准,视觉阈值、视觉电生理、客观测听等视听诊断设备计量标准,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溯源体系,研制新的标准物质。跟踪并研究与生理有关的量和单位的计量基标准和溯源技术,如光辐射(紫外、可见光、红外)、无线电和微波、电离辐射、声音和超声、磁场(AC、DC、强磁场)的生理单位等。
6.国家急需的计量科学仪器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研制基于新设计物理系统、激光-光学系统和微波-电子系统的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钟、锶原子光晶格钟等,完善我国时间频率体系;研制20000 Nm基准装置、5t质量基准装置、旋转振动标准装置、取向硅钢在线磁感和比总损耗检测装置等装备制造业急需的计量科学仪器设备;研制面向公共安全的便携式质谱仪及生物单分子计量基准等公共安全急需的精密生化计量仪器;研制高速光通信计量标准装置、实时多通道Mueller 矩阵实时光谱椭偏仪、太赫兹参数计量标准装置、1.5μm标准辐射温度计等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光电计量仪器等。
7.装备制造业中重要计量基标准及溯源技术研究。研究建立大尺寸空间坐标系列国家标准装置、热工现场检测和远程校准技术平台、智能电表计量软件认证和电能表通信功能型式评价方法和标准、齿轮参数溯源体系,齿轮、凸轮轴及特殊零件测量方法、复杂几何体参数测量及溯源技术、装备制造业中无损检测与定量评估技术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锥度国家基准及量值传递(溯源)体系、装备制造业相关的环境噪声计量系统与新方法、水平准线国家标准、轴系运动在线校准/测试装置、角振动台标准系统等。加强制造过程、超精密制造和金属冶炼等领域的在线检测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8.动态量量值溯源技术及基标准研究。研制动态量多参数综合校准装置,满足复杂环境条件下单一动态量或多参数动态量校准需求,提高应对现场动态量计量校准的能力;研制便携式动态、在线校准系统,为高新、集成化生产线中的动态量测量提供现场计量校准服务。
9.信息电子领域计量技术研究。主要开展天线、高速光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及光纤传感、场强计量、数字音频信号校准系统、信息光学—图像与显示器、高速脉冲、功率计量、微纳光学中材料表面光学性质、衰减计量、阻抗计量基标准及溯源方法研究、纳米电子器件的量子阻抗研究、高速半导体异质结介观电路动态量子特性测试技术等。
(三)加强计量基标准技术改造与能力提升
加速进行计量基标准技术改造和经济建设需求的新的基标准建设;加大计量基标准国际比对工作力度,提高量值的国际认可度;加速经济社会、科学技术、质检事业发展对计量科技新的需求领域和测量校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计量基标准的国际等效性,提高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质检事业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国际互认协议(MRA)的框架下,实现国家计量基标准和校准测量能力等效和互认的技术能力和质量体系建设。
主要开展长度、热工、力学、声学、电学等十大计量领域计量基准、标准的改造研究,提高计量基标准的量值服务能力。
(四)加强计量基础理论研究
计量基础理论是指导和规范计量基标准研发和使用的技术性文件,是对计量实践的总结和创新。它包括术语的定义、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表示、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确认和验证、比对等。
重点项目包括计量名词与术语研究、不确定评定和表示研究、有效分析测量实践研究等。
三、落实措施
为保障“十二五”期间计量科技发展目标的顺利实施,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改革、发展和创新工作力度。把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创新建设作为计量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把科研环境条件改善作为计量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把对外合作交流作为计量科技工作的重要手段,把科技队伍建设作为提高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科研环境条件提升
大力开展计量实验室功能提升和技术装备建设,完善科研仪器设备的配置;有效利用各项目资源,建立联合研究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关键领域、前沿领域的计量技术和新一代的国家计量基标准体系;推进计量实验基地建设,启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昌平实验基地二期等基地工程建设。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以支撑计量科技事业科学发展为目标,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创新和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推进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计量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设和锻炼一批不同专业领域高素质、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团队;建立计量前沿领域人才跟踪制度并建立前沿人才库,建立引才机制,通过聘请系统内外专家、客座顾问或技术兼职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积极引进人才和智力资源;以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持续提升为目标,构建多元化、开放式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体现人才价值的激励机制和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考核机制。
(三)加强交流与合作
国际方面,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打造国际合作基地,形成在国际合作平台上实现自主创新的工作模式;全面深入参与国际计量事务,实现从“重在参与”到“发挥作用”的转变;扩大国际交流范围,提升交流水平;有效利用国际人力资源,加速人才培养,推动人才双向交流。
国内方面,充分利用全国计量资源,拓展合作领域,完善配套政策,不断提高合作层次和水平。对行业的计量需求进行战略咨询,建立计量科技与企业合作的纽带。走“检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鼓励科技人员与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共同进行重大课题和项目的研究。在计量系统内部,建立完善的科技合作体系,相互开放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标准资料、数据信息等,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区域间、专业间科技合作交流,实现科技资源共享。